阅读新闻

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科学教育运动的主要表现

[日期:10:01:14]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zgm [字体: ]

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科学教育运动的主要表现

    答:科学主义教育运动形成于新文化运动期间并盛行一时,主要包括以任鸿隽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和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五四”以后,科学教育运动在西方学者和科学成果的推动下得到较为广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提倡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即按照教育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即科学的教育化趋势。
  2、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包括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各种心理和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试验及量表的编制应用,此即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科学教育思潮和运动使得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蔚然成风,像教育统计、智力测验等;各种新教学方法的试验广泛开展起来,像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高校中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开始设置。
推荐 打印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友情链接 ]
 

 博仁教育学考研论坛    博仁考研说吧    教育学考研论坛    免费考研论坛    知识宝库考研社区    共享天下

博仁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北京博仁教育中心 京ICP备09065607号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1009室 邮编:100875
咨询热线:(010)58808856 4006262918 QQ:718536668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