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教师
1、教师的劳动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②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再者教师的劳动对像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③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大、延性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数据。
2、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的劳动不仅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总之,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和教师所从事的事来,社会文明每向前跨进一步,都无不包含着教师的劳动与功绩。不过教师的这种社会价值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隐含性。
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教师的劳动的个人价值并不仅仅表现为奉献,同样也有个人所得。这集中表现在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师的劳动还能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教师劳动所具有的个人价值,这种价值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但是不管现在人们对教师怎么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乐。
3、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的权利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参与管理的权利和独立工作的权利
教师的义务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①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以及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②认真完成学校的积压项教育教学任务,担负上级交给的社会教育任务,积极参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
③全面培养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把教好学生视为自己的天职。
① 充分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
② 所有教师必须经常接受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4、教师的素养:①高尚的师德: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然的道德修养。A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B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C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②现代人的素质(进取意识、独立性、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效率感等)。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之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③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燕尾服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④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掌握教学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为了须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必须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素养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之,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5、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从我国教师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已是刻不容缓的了。因为教师目前的现状是数量少、质量低、队伍不稳定、分布不平衡。①从数量上看,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但教师的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远远不能满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②当前最突出的矛盾还是教师的质量问题。③教师队伍不稳定也是一个日趋严重。④中小学教师在地区分布上也不够平衡。
6、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发展师范教育、加强在职培训。